,东郡传来消息,三十万石粮食已收悉,正在送往魏郡。
袁隗大老亲自安排就是不一样,一个月就安排了五十万石。
不像袁绍,四十万石还扣扣索索,推三阻四的,难怪曹操给他扣上“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的帽子。
有了这批粮食,刘擎今后数年,都不用对旱灾担惊受怕了,即便发生灾情,也有赈济的能力。
有了足够的粮,刘擎便可以发动更多的人兴修水利,做灌既田,以抵御未来常态化的旱灾。
身为天命人,与人斗,索然无味,与天斗,其乐无穷。
十一月的最后一天,戏志才再度找到刘擎,依然是来要人的。
刘擎手上哪来的人才?天下的人才,十有八九都在袁氏和朝廷手中。毕竟现在还没到群雄割据,百花齐放的时代,现在所谓那些人才,基本都是士家子弟,而士族以袁氏为马首是瞻,眼下刘擎和袁氏的关系,恐怕很难得人相随。
哪怕是荀或最为熟悉的,颍川陈氏,钟氏,都不敢轻易得罪袁氏。
所以对于荀或和刘擎的招揽,他们婉拒了。
刘擎倒没有恼羞成怒,也不嘲笑他们“目光短浅”,竟不识我渤海王乃天命之人。
只能说,时也!利也!
人家根基都在豫州,在袁氏的地盘的上。
往大了说,在他们眼中,现在的刘擎甚至算不上一个备选项。
他们的选择只有刘辩与刘协。
历史上钟繇陈群投曹操,恐怕也不仅仅是因为荀或的交情,交情只能作为桥梁,核心还是因为刘协在曹操手上。
而往小了说,刘擎是并州牧,投刘擎便是投并州,这实在不是一个好的选择,加上刘擎与袁氏有过节,这个选择就更不香了。
狗都不投。
这也算是刘擎不顾荀或忠告,提前得罪袁氏的后果吧。
不过如果要刘擎再选一个,他依然会这么做,因为做了那些事,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