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神书。
自然也无缘得窥其中的内容。
好在,这个时代也不是没有医学。
所以他现在就准备,要借鉴神书的这个模式。
搞出一本更适合这个时代的简易版。
“村医手册?”
王济仁闻言一愣。
“对,顾名思义,就是给村医学医用的书。”
冯一博点了点头,笑着道:
“所以不必写太高深的医术,也不用记录疑难杂症,主要撰写的,就是辨认当地药材,还有当地常见病的诊断和治疗就好。”
对于村医来说,只要能处理常见病就足够了。
至于疑难杂症,不是还有东海郡医学院吗?
有人要问了,哪来的东海郡医学院?
那当然就是王济仁要开馆收徒的地方了!
“还有就是一定要因地制宜,除了辨认草药,还要对每种常见病症多定几套药方,而这些药方的用药,也一定要精简,不仅要在当地容易得到,还要优先考虑价格便宜的药材。”
因地制宜最为关键,就连《赤脚医生手册》,都分为南北方不同的版本。
东海郡的气候湿热,常见病症和中原的肯定也不一样。
“不要考虑温养,能下勐药的,就别让人缠绵病榻,一切以恢复行动力为前提。”
普通人看病,最重要的就是疗效。
何况长期卧病在床,很可能就要失去生活来源。
因此,这样的村医药方,不用管什么副作用。
迅速起效的,才是最好的药方。
说道此处,冯一博微微一笑,随口画起了大饼,道:
“书成之日,造福一方,千古之后,定不逊《备急千金要方》!”
《备急千金要方》是药王孙思邈的着作,本意和冯一博所说的确实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