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现在在朝堂讨论的,如果框死了的话,对当地的承宣布政使司官员是个巨大的约束,反而不利于他们把当地治理好。
但这个大方向其实是最难的。
首先,大明治理漠北,按照广安帝的旨意,是要把漠北打造成中国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就需要进行文化同化等方面的工作。
而漠北蒙古诸部和中原王朝的历史恩怨,注定这会是个很难的推进。
所以这个大方向的具体操作,必须全面考虑各种影响。
漠北的大方向其实算简单了。
难的是中南半岛。
因为大明对中南半岛的态度截然不同:广安帝透露出来的意思,根本没有把中南半岛当做中国疆域来治理。
而是一个后花园。
什么叫后花园?
当朱见济说出这个词后,东暖阁里一众大臣都暗道了一声,陛下好谋划!
大家直接知道了这个意思!
很简单。
就是大明统治中南半岛的目的,不是为了让当地的百姓也和大明百姓一样享受国泰民安,当然,也要尽可能的保证中南半岛的百姓日子过得下去,要不然天天的造反,大明雄师再强也受不住。
打仗不怕。
可没必要因为各种层出不穷的造反耗费国库金钱。
大明对中南半岛的统治,其实就是养猪:用尽一切手段,把这头猪养肥,然后这头猪会回报给大明诸多成果,人口、土地、矿产、粮食……等等,一切国家发展需要的物资,都可以从中南半岛运回大明。
比如,现在大明需要大量的橡胶。
而大明国内,适合种植橡胶树的地方并不多,但交趾、占城那边却很适合,所以到时候就可以利用交趾、占城的土地和人口,大力推广橡胶树种植。
同时,广安帝朱见济还说,橡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