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人才不够用这件事,尤其是工业人才稀缺这个问题,必须尽快解决了,朱见济略一思索,对杭敏道:“这样,户部那边最近也没钱,有些紧张,你去从大明银行和大明皇家银行贷款五百万两,建立一所大学,就暂定名为北京工业大学,属于工部直辖大学,该大学的授学先生由工部的官员、工科院的专家和技术人员充斥,至于学生的话,就从今年的科举进士中挑选两千人,这些学生进入北京工业大学后,根据工部的需求进入相关的细分专业,比如冶金、化工、矿山开采、机床机械、水电等专业,这样的话,就可以陆续为大明的工业发展培养大量人才!”
工部是最缺人才的部门。
杭敏点头,“可以是可以,不过工业大学一听就没有北大清华的档次,那些进士们会愿意么,毕竟陛下你也知道,虽然现在工业蓬勃发展,可中国自古以来工商就一直地位低下,读书人是看不起工商农的。”
士农工商。
进士哪看得起嘛。
朱见济笑道:“由得了他们?别忘了,如果朕不扩大科举,大明每一次科举,都只有寥寥一两百的读书人有资格和机会入仕,现在一下子扩招了数千人,意味着这些人本该落第,却有了另外一条发展途径,只要他们努力,将来未尝没有不能成为工部高官的可能。”
顿了一下,“再说,此举是关系国家发展战略的部署,朝廷在这件事上态度坚定,如果有人敢不服从调配,那便永不录用!”
杭敏尴尬的笑了笑,“陛下,有些读书人怕是求之不得。”
毕竟和皇权斗,可以博一个清名。
有的人为了出名,无所不用其极,甚至在宋朝时,读书人和皇帝骂一架之后,反而能全国扬名,之后还能有机会出仕。
朱见济冷笑一声,“那是大宋,咱大明不存在这样的情况。”
又道:“此事就这么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