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以……
自己能走到今天,是天命所归!
被朱祁镇这么一说,黎思诚也有点迷惑了,因为朱祁镇确实说的有道理。
朱祁玉两父子没有放朱祁镇活着离开大明的理由。
除非……
除非朱见济有绝对的信心能掌控朱祁镇。
黎思诚忽然想到了什么,缓缓的道:“朱祁镇,我想看着你再一次成为丧家之犬,敢不敢让我再活数月或者半年!”
朱祁镇哈哈一笑,“不敢!”
你不死,安南的民心就不死。
民心不死,朕的统治就不稳固。
所以黎思诚死了。
黎思诚毕竟在安南是个有声望的王,朱祁镇也没过分,给了他一个体面的死法,又下旨厚葬黎思诚,然后将他麾下文武重臣召集到王殿议事。
在此之前,朱祁镇下旨,让韩水平派人,由孟溪负责,去接收黎思诚的后宫,并按照朱祁镇在大明为帝时的规制,建立皇城后宫。
先从体制上建立,之后有钱了,再修建殿宇。
又下旨,通知在城内的安南朝廷文武,如果愿意支持朱祁镇在安南登基为帝的,可以上奏,可既往不咎,并参考众人之前的职位,重新安排入仕官职。
这是没办法的事情。
要统治安南,就需要得到安南士族的支持。
如今东都全城都在朱祁镇的掌控下,那些士族如果不愿意听命,朱祁镇绝不会让他们中有下一个黎利出现的可能。
不听话的,必须杀!
前来王殿的人不多,只有核心高层,中低层文官本来就少,都是些在顺化府投靠的安南本地人,此刻奉旨去游说安南士族入仕为朱祁镇效力。
而中低层的武将则还在清理战场,收拾乱局。
文臣,有孔弘绪、张成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