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是断了的象牙筷子一样的洁白。
“张院,你看看,够不够。”周成福把已经剪成黄豆大小的骨块递给了张凡。
“不错,预估的不错,应该够的。”张凡夸了一句周成福,要是以前,老周绝对会嗤之以鼻,但是现在,周成福高兴的,眼睛都成一条线了。
填充,这是要有技术的。如同一根空心竹子断了以后,要把黄豆填到中间,还不能洒落,这个就是技术。
小时候玩积木玩不好的同学,这个事情就做不好,老周估计小时候没积木可玩,最后没办法只能去写文章了。
先放带着骨皮质骨膜的碎骨打底,然后松质骨一点一点填充在上面,最上面再填充带着骨皮质和骨膜的碎骨。
松松垮垮可不行,因为上钢板还要用电钻开眼,要是松垮,钢板都没上呢,填充的骨头早就垮了。
什么是见缝插针,这就是见缝插针。把断端填充满了以后,还要用带着骨皮质的碎骨强行在它们缝隙中插进去,要用力插进去,必须用力插才行。
然后,这一段缺损的骨头就算连起来了。然后就是放钢板。肱骨就是个不是非常圆的管道,因为第一次上钢板,已经在断端两边祖钻开了四五个孔。
第二次上钢板就必须远离这些地方,不然骨头再上螺钉的时候说不定就会断了,所以原来只用五六厘米长的钢板,就变成了二三十厘米的钢板。如同加了一条金属防护板一样,加持在肱骨上。
钢板长了,切口当然要延伸了。比如钢板长度在三十厘米,道口虽少也要二十厘米。被组织覆盖的地方,就用拉钩,强行拉开。
就如同一个人的嘴张开到最大限度以后,继续用金属拉钩,使劲的拉开,直到看到露出最内侧的大牙为止。
安装钢板,肱骨是有微微的弧度的,略微有点三棱型。所以钢板必须要找到一个面,能贴服更好的一个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