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还独立在外,要是有什么变故,还能接应我们。”
杨寿正钓鱼,与马王爷闲聊局势之时。
风向的转变,正从朝堂之上开始。
因为当今的皇帝,在朝会之中,说了这样一句话。
“焉有三岁稚童,便日夜作恶之理?闻之岂不贻笑大方?”
随后监天司的大司监也禀告说道:“监天司星官日夜交感星辉,并未察觉到南宫霖为恶星降世。”
便是这两句话,彻底开启了舆论的反攻浪潮。
无数的‘聪明人’开始从一面倒的舆论中‘清醒’。
他们开始‘勇敢’的发出声音。
一些明显是栽赃诬陷的丑事、恶事,被揭发出来,找到了真正的作恶者。
而在这些事件的影响下,更多悬而未决的所谓丑恶之事,或是捕风捉影,子虚乌有的事情,也都挂上了大大的问号。
这些真的都是‘南宫霖’所为?
而不是被牵强附会的栽赃陷害?
舆论的走向,开始向着有利于杨寿的方向转移。
神京,元阳书院。
落钟响起之后,放学的学子们,三三两两的聚集在一起。
他们中,那些忠实的司马器簇拥,依旧大声宣告着南宫霖的罪状,彷佛是要瓦解心头的心虚。
另外有一群人,却冷眼旁观,露出了讥讽之色。
“昔有南宫小儿,十二岁时曾于江上,见一貌美渔家女子,遂尾随之,夜入渔船,强宿于榻,渔父怒,杀之···。”
一名学子拿着罪状,大声念着,周围一片唏嘘、摇头,似乎都在为南宫霖的无耻,感到愤怒。
却听一人愤怒从旁道:“我家二兄,十四之前不曾出过神京,常听家母说,二兄十二岁时患病,身不能动,口不能言,险死。”
“尔等是何居心,竟如此污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