滔滔不绝说了很多,大多都是在说店铺里的事儿。
贾芸听了一会儿后,沉吟说道:“分店的事儿就不要提了,如今家里的进项多,仅开的铺子也是因为你们三个最早跟着我,要不然早取消了。”
“不过我还是建议你们多费些心思,读书识字,学学算术什么的,过段时间我将在族里开办义学,你们可以每天抽空去旁听一会儿。”
“其实读书识字的事儿,我以前就跟你们说过,可你们不当回事儿,这事儿我也只再说一回,你们想要走的更远,非读书识字不可。”
“翠红、秀娥你们两个也一样,别以为是姑娘家,说什么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屁话,如今你们也在外边儿混迹几年了,见过一些世面,知道我不是说的假话。”
“你看看我们家,大丫鬟、小丫鬟,全都在识字读书,学算术,没一个敢落下,你们要是不紧着些,等家里的姑娘长大外放的时候,就会抢了你们的差事。”
“到那个时候,你们就算找我,我也是不会理睬的,因为这本就是我定下的规矩……”
贾芸语重心长,说了好长一番话。
他说的不是假话,如今不管是家里,还是外边儿的铺子,都缺少大量独当一面的人才。
家里的田庄自不用说,五万亩地光管事儿就要好些人,让薛家的管事去管理田庄,终究不是长远之计。
再一个,就是十八坊正式开工后,肯定会新开许多铺子,为了长久发展和有力掌控,贾芸自然也会安插自己的人进去。
可这年头识字率本就不高,家里丫鬟也不可能抛头露面去店铺管事。
所以唯有等亲卫培养起来后,才可以将那些岁数大、立过功的淘汰出来,安插到铺子里去。
薛家商路,名义上是薛家和内务府的,可实际上,却是由贾芸统筹管理。
当初贾芸在慈溪跟薛蟠说私下,薛家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