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领域的大门,稍稍努力就能有很大的成果。
他们两人获得的机会就更好了,第一时间接触全新的材料,做全世界独一无二的研究,甚至连竞争都没有。
杨志芬、卢震只需要认真做研究,就能够获得最顶尖的成果。
这种机会错过了,必定会悔恨终身。
……
强s波实验基地。
研究组抛开了碳硅晶石的分子结构问题,开启了有关强s波的主研究方向,也就是以强s波技术激发释放f射线。
这也是s+级难度研究任务内容。
研究基地彻底忙碌起来,一方面,他们要顾及主方向的研究,已经开始进入到论证阶段。
另一方面,他们的实验还要顾忌到新材料的研究。
碳硅晶石中的碳化硅分子,是内层电子共价结构的特殊分子,但绝不是‘独一无二’拥有这种特性的分子。
所以实验还是要寻找其他可能形成内层电子共价结构的分子。
这对于后续的研究、对于强s波特性理解也是有帮助的。
“这不仅仅牵扯到材料问题、化学分子问题,也牵扯到了基础的理论。”
“如果能发现几种内层电子共价结构的分子,我们就能够以此来找到规律,并推断出其他可能会形成同样结构的分子。”
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实验组做的是超s波相关的研究,但实验过程中顺带寻找新的同结构分子,也是很有必要的一件事情。
两个研究就都要做,实验方面就会产生冲突。
所以王浩决定制造第二台设备、第三台设备,让相关的研究能够同时进行。
这也会对于后续的研究有帮助,更多的设备就能做更多的改进,只是依靠一台设备受到的限制就太大了。
王浩还是更重视强s波激发f射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