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就连s波都需要通过数据分析才能够发现,s+和s-波就只是一个概念而已,想要单纯通过实验测定有所发现实在是太困难了。
他们暂时只能寄希望于后续的数据分析。
实验测定不止针对于制造出引力场的情况,也会对于降低功率没有制造出引力场时,同向电流线路周边的辐射波情况进行测定。
从正常的实验逻辑来看,即便是s+波和s-波没有能叠加形成s波,但功率降低的情况下,两种波也同样是存在的,只不过强度有所降低而已。
“也许,s+波和s-波的叠加,就只是一个非常微妙的巧合而已。”
“两者只有在非常特定的强度下才能够结合在一起。”
这是根据实验情况做出的分析。
引力场设备的功率是固定的,不管是增大电流强度还是减小电流强度,都会让引力场瞬间消失。
这也是很让人头疼的结果,正因为如此,才会说两种波叠加是一个微妙的巧合。
王浩在交代了实验组的工作以后,也制定理论组的研究方向,他们的主方向有两个。
一个是研究构架s波的数学表达。
在没有足够的实验发现下,s波的数学表达肯定是无法完成的,他们只能慢慢的去讨论。
王浩则是希望能够在研究过程中增加灵感值。
第二个方向就是针对β-cwy-137材料特性进行研究,最好是能够找出β-cwy-137材料和s波之间的关系。
这个方向就太多了。
他们可以从β-cwy-137的半拓扑结构入手,也可以研究包括元素组成、物质特性,甚至是制造过程,等等。
海伦当即指出了这一点,“王老师,针对β-cwy-137材料,入手点太多了,我们根本无法确定从哪里进行研究,各个方向都可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