甩尾,对人的眼睛伤害就没有那么大了。
十公里外的小山。
身体外有厚重的钢板隔层,内部还修建了高硬度的墙体,再往里就是控制中心了。
控制中心会通过雷达成像技术的屏幕,筛掉绝大部分的强光来观看发动机的起降测试。
王浩也在控制中心。
光压发动机项目实在太重大了,也没有其他人敢于做指挥工作,王浩必须要亲自做人,防止任何意外发生的可能。
他身边站着两个人。
一个是航天飞船工业公司的总经理臧春来,另一个是军方研究员,电子系统负责人朱启强。
朱启强正在回报进度,“发动机预热已经结束,内部温度180摄氏度,并在逐渐降低……”
“设备一切正常。”
“预热阶段的数据偏差在误差范围内。”
“已经可以进入下一步。”
王浩轻轻点了点头,他盯着屏幕上灰白色的巨大圆球,深吸一口气喊道,“各部分注意,实验准备!”
一句话结束,所有人集中精神,都变得非常认真。
“电子系统自检!”
第一步是进行电子系统和雷达的检测,就和操作系统的自检的意思差不多,保证电设备不会出现问题。
很快有报告说,“检测结束,一切正常!”
王浩轻点头,开始连续发布指令,“报告核设施数据!”
“测试信号收发器!”
“测试中子通道!”
“报告电池电量……”
一系列的指令发布出去,也接收到了一个个的报告。
在确定各部分没有任何问题后,王浩等了大概有十几秒钟,开口吐出两个字,“通电!”
通电,不是点火。
点火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首先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