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的意外情况。
这种担心也是正常的。
在短短的九个月时间里,光压发动机项目投入了大量的材料、经费和人力,若是其将测试出现故障,发动机从空中砸到地面,到时候,简直是无法想象,甚至不敢想象。
“上面有超大的安全伞,如果发生故障会瞬间打开……但我觉得用处不大,只能说可以降低一点儿到地面的撞击。”
“发生这种情况,凹面反射镜一定会大幅度的损坏。”
“现在的发动机核心就是凹面反射镜,占据了绝大部分质量和空间,其他设备倒是其次了……”
很多人私下讨论可能会发生的情况,越是讨论就越是紧张,“谁有具体消息?起降测试什么时候开始?”
“根据我对王院士的了解,应该是按照计划进行。”
“那不就是这一轮检测结束?”
“对~~~”
“这么快吗?我觉得稳妥为主,还是再等几个月……”
“这种大型项目,感觉都应该是检测几年,然后再进行有风险的测试,现在的速度实在太快了。”
“是啊,我也这么看。”
他们的看法当然是没有意义的,最终决定权的就是王浩。
王浩做出决定以后,第一时间就敲定了测试时间,然后就写了一份报告提交给上级部门。
这次的测试可不是普通的实验。
光压发动机受到了国际关注,也是国内最大型的项目,第一次提降测试是非常重要的,肯定会有领导组过来旁观。
当然,以后的每个实验都很重要。
第一次总归是不一样的,能够成功让光压发动机升空,就说明他们的理论和设计大方向是没有问题的,也能够打破舆论上的一些质疑。
就像是项目组内部人员的想法,舆论上有很多质疑的声音,比如,有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