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高兴,但最后的数字其实也是很尴尬的。
高压混合材料制造的反重力场强度接近18%,以此进行螺旋磁场压缩制造出来的f射线强度自然会高一些。
15%,也只达到了‘替代’的临界线。
以fcw-041的毫米级颗粒性材料,替代高压混合材料制造f射线,强度比不上原来的f射线,只是安全性有了提升。
这个结果不好不坏。
金属材料替代高压材料,自然就有了很多优点,但强度下降也是肯定的,若是以此为基础研究可控核聚变,也只是刚刚达到门槛而已。
其他人的看法就截然相反了。
廖建国、汤建军全都非常兴奋,廖建国兴奋的原因是,他们终于可以用金属材料替代高压混合材料。
这会让f射线制造更容易。
他们可以制造几台f射线发生装置,分别做不同的研究。
汤建军则是想到了可控核聚变技术,以金属材料替代高压混合材料,相关的技术就可以作为核聚变反应的容器。
那么,核聚变研究岂不就能开始了?
他满是期待的看向王浩。
王浩没有注意到汤建军,而是在思考一个问题,“是否要开启微米级颗粒性材料的研究?”
之前他已经有了想法。
但是研究相对有些复杂,是属于纳微材料以及精工的领域,做研究就等于跨入新的领域。
“还是和杨院士讨论一下吧?”
“他是精工专家……”
“还有夏教授,也一起讨论一下,肯定要找几个纳微材料的顶尖专家。”
“如果能完成这个研究,不止是f射线发生装置,金属超导相关湮灭力场技术,都肯定能大大的提升。”
“还是很重要的……”
……
当王浩正在思考颗粒性材料问题时,国内和阿迈瑞肯方面已经有了在一阶材料上的接触。
这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