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新的f射线技术,最低要求场力强度达到15%吧?”廖建国疑惑道,“7%,也能制造出f射线,但强度肯定低很多。”
汤建军则持有另一种看法,“f射线强度低,但也没关系,7%外加螺旋力场挤压,也足够作为核聚变的容器了吧?”
“这个……我不清楚。”
向乾生摇头道,“我们有另一项和材料有关的研究,可以有效提升同样材料制造的反重力场强度。”
“7%,已经达标了。”
“只要使用了另外一项技术,制造的场力强度就会有很大提升,具体多少还是要实验来看……”
廖建国和汤建军对视一眼,全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惊讶。
同样材料,提升反重力场强度?
还有这种技术?
廖建国更对于技术本身感兴趣,但可能因为保密问题,向乾生明显不愿意多说。
湮灭力场好多方向的研究都是保密的,有些技术一部分人制造,有些技术另一部分人知道。
廖建国是f射线实验组负责人,但他和反重力方向的研究无关,也和材料的研究无关,颗粒性材料和他就没有关系了。
汤建军同样如此。
不过汤院士也不关心什么材料技术,他更加关心核聚变问题,马上问道,“如果下一步的实验成功,就能用新材料顶替高压混合材料?”
“对。”
“到时候,f射线发生装置就能作为核聚变的容器了吧?”
“这个……”
向乾生尴尬一笑,“汤院士,这种专业问题,你还是去问王院士吧。”
……
汤建军迫不及待的去找了王浩,他希望了解下一步实验的情况,看是否能达到研发核聚变的基础。
可他还是去晚了。
在会议结束以后,王浩马上就返回了西海大学。
他的行程安排的很紧。
第二天上午,湮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