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来的信息,说他们有一项材料的新发现。
他马上去了纳微实验室。
夏国斌早就等在门口了,他热情的把王浩迎了进去,就说起了实验的新发现,“一个多月前送来的一阶铁合金,我们把材料融化后再冷却制造出薄片,用精密的仪器进行观察,发现这个材料在0.1微米的视角下,可能是球状晶体结构。”
“哦?”
王浩听的一愣,随后就问起详细情况。
夏国斌一开始专业的论述,他们的实验过程很复杂,大致来说就是让合金材料呈现一种特殊的状态,才能在0.1微米的视角下进行观察。
最终的结论也不是观测到的,而是根据实验数据推断出来的。
他把数据交给了王浩。
王浩简单看了看,并没有太在意结果。
他深吸了一口气,想到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如果在材料制造过程中,就依照架构反重力场的需求,来进行尽量微小程度上的排列,是不是会大大提升所制造出的反重力场强度?”
“这可能是技术飞跃式提升的锲机!”
“还是要和其他人讨论一下……”
他的想法很简单。
原来制造反重力场的底层材料布局,就是把材料打造成各种形状,尽量增大整体朝着单一方向的叠加效果。
材料内部的半拓扑结构,导电状态下激发反重力效果,可不是朝着单一方向的,而是非常非常的复杂。
比如,就像是光的散射。
如果光打在一个粗糙的切面上,传递方向就会非常混乱。
现在制造反重力场,就是调整粗糙的切面,尽量把更平滑的位置对准光源,来达到固定光线传播方向的效果。
如果把粗糙的切面尽量变得平整呢?
换句话说,就是制造材料的过程中,不是制造一个整体,而是让材料成为众多微小结构的组合……
“一定可行!”
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