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浩、汪辉都是淡淡的听着。
张林和朱老师都有些激动了,刚才王浩和汪辉谈着研究问题,他们都根本没听明白。
周青说的直白易懂,他们一下就明白了。
现在的实验发现就代表,锂电池技术将会迎来革命性的腾飞!
确实。这才是重点啊!
近些年来,锂电池的研究一直都没有突破,究其原因就在于,锂电池的性能存在技术上限。
锂电池的容量与所用化学材料特性、材料重量等直接相关。
常规锂电池所用的化学材料只有几种,想要增加锂电池的容量,就只能增加化学材料的重量,一定程度上,就代表增加锂电池的体积。
好多锂电池的生产商,为了能够让电池容量增大,要么就是增加锂电池的提及,要么就减少其他材料占用的体积。
前者,得不偿失。
电池的体积增大,使用上就会受到限制,还会引起其他部件设计等方面的连锁反应。
后者,则会减少使用寿命,并增加安全风险。有些锂电池的容量很高,但多次充放电以后,电池的容量就会快速衰减;有些锂电池内部安全材料缺失
,达成一定条件后,就可能发现自燃现象,带来很大的安全风险。
等等。
总之,锂电池的发展受到了技术天花板,性能方面想有质的突破,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正因为如此,好多的电池生产厂商,才会投入大量的经费,去研究其他的电池技术。
现在不一样了!
锂元素化合物的电离特性增加,就等于是从根本上实现了突破,就肯定会让锂电池的性能得到质的飞跃。
周青、张林以及朱老师,只简单一想都很是激动,忍不住讨论起来,「现在还只是含有很少的一阶锂。若是把一阶锂元素单独提取出来,再合成为碳酸锂进行实验呢?」
「到时候,效果肯定会更好,几倍、甚至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