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是粒子标准模型中一些定义要变换、修改,增补自然不用多说,就是添加内容。
粒子标准模型并不是一个完善的定义,而是一大堆微观物理的解释以及微观粒子的集合。
自然界中存在四大基本作用力,强力,弱力,电磁力以及引力。
科学家都知道这些力的作用,但如何从本质上去诠释它们呢?这就需要粒子标准模型了。
简单来说,粒子标准模型就是去从本质上去诠释四种相互作用力。
其中,引力,暂时被排除在外。
目前有关引力的本质解释是广义相对论的时空弯曲,而量子力学并没有办法向解释其他三种力一样去解释引力。
这就是两大理论的矛盾点之一。
好多理论物理研究的就是把引力引入到微观物理中,比如弦理论中的m理论的11维宇宙时空,可以很好的融合量子力学和相对论。
所以,关于粒子标准模型的最简单理解就是,能看到的物质、身体感受到的作用力是宏观上的,而粒子标准模型就是微观上的量子解释。
毫无疑问。
能够对粒子标准模型进行冲击和增补的发现,绝对是影响整个物理界的大发现,发表出来就会引起国际关注。
科西超子衰变信号消失的发现,具体该怎么去解读,就像是王浩说的,就需要理论物理学家来分析了。
各个微观物理的研究团队,可以针对性的去做实验研究,也许就能有新的发现。
当然也少不了理论物理学家们,会针对性的做出‘预言分析’。
就像是曾经的‘引力波’、‘黑洞’、‘希格斯粒子’、‘中微子’等发现一样,首先是根据研究发现,去做出一个物理上的定义、‘预言’,并做出针对性的数学分析。
这是理论物理学家们的工作。
之后就可以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