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因为快速冷却而产生特殊的效应……”
“如果是……”
王浩针对一个问题开始仔细说了起来,过了一会儿又跳转到了另外一个问题。
在不断说的过程中,更多的人围了过来,也包括‘感觉没兴趣’的彭辉,还包括其他的两个研究员,以及路过的一些副研究员、博士生等。
王浩顿时感觉灵感更多了。
他发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因为系统回馈的是正确理解,真正到了制造流程的问题上,就可以很顺畅的根据回馈内容,理清‘理论意义上’的最佳流程。
这个发现让他感觉非常振奋,因为类似的材料制造,制造流程是非常关键的,知道理论意义上的最佳流程,就代表方向肯定没有错。
当然了,制造过程中的细节更加重要。
每一个制造流程都会牵扯到温度、速度、拉伸力度之类的控制,细节性的控制就需要真正进入实验,并做数据分析来探索了。
王浩连续说了四十多分钟,他的状态越来越好,甚至还下意识用了一个教学币,而旁边儿一群人都变成了学生,他们一边跟着听,还一边思考着点头,有的人甚至还拿出纸笔做起了记录。
彭辉、万益明的表现都是一样的。
听着王浩讲解的内容,他们都发现收获很大,都准备按照其中的内容进行一下尝试。
等王浩停下来喝一口水的时候,旁边好多人都感觉有点不对劲,“王浩……他不是来学习、了解的吗?怎么好像是来指导工作的?”
“他就是来指导工作的吧,我们找不到实验方向,他说了几句方向就有了……”
“他真是太专业了!”
“网上不是说王浩教授不懂材料研究吗?怎么好像很懂的样子,感觉比我懂多了。”
“那是东港大学说的,肯定是假话,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