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人手两块,一次就得四百斤豆腐,那么食堂一天就得泡二百多斤黄豆才够用;一个月下来就得六千多斤。
好家伙!就算把仓库翻个底朝天,拢共也凑不出一千斤黄豆来。那军官想了想,于是便给骑兵营那边打了个电话。
“萨营长吗,是我啊。”
“有事快说,我这还忙着训练呢。”
“别急,问个事儿,你们那儿黑豆还有多少?”
“黑豆?”骑兵营长萨木素心说我哪知道这个,于是便问了手下,过了一会儿,手下人说还有三千多斤。
管伙食的军官一听,大喜道:“得嘞,下午我派人过去先拉两千斤过来。”
萨木素一听忙道:“这可不成!最近骑兵营训练任务重,战马天天都得加料。”
两人说了半天,萨木素死活不同意。管伙食的军官没办法,只好又去找主管后勤物资的利吉求救。利吉先是找王远方问了原由,这才让人查了账册,发现仓库里也只剩五千斤黑豆了。给马吃肯定没问题,可是给新兵托豆腐就不够用了。
问题是吴钟只教三个月,这会儿现种豆子也来不及了。利吉没办法,只好找贸易部,跟赵新的老丈人求助。
沈敬丹听了嘿嘿一笑,说这事儿还不简单,去辽东啊,抢也行买也行。这些年光是上海的沙船帮,每年从东北向江南贩运的大豆就超过了四百万石。
按照清代部颁标准仓斛的容重,大豆一石合后世的123.2斤;又因新陈粮质不同,每石上下浮动2斤至3斤为正常,因此四百万石就是25万吨左右。
话说在明清更替之际,战争所导致的毁灭性破坏使辽东地区的农业恢复得非常缓慢。直到康熙三十九年前后,东北三大将军辖区仍然需要定期的粮食救济。到了乾隆十五年,东北地区土地垦殖开始有所扩张,耕地面积接近2000万亩,终于可以自给自足还略有盈余。于是清廷便允许一定量的东北大豆输出。等到了乾隆四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