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风帆船的外部,一群画工船头和船尾按照中国船的样式画上了大量的彩绘,有龙、老鹰、狮子、劈水纹等等乱七八糟一大堆。
尾部的船长室里,原有的航海图桌和一应家具全部替换,巴洛克风格的门窗全部更换。等两个月后英国人再次登上“定北号”,愕然发现船长室内雕梁画柱,墙壁上挂着一幅幅看不懂的中国水墨画,家具也都换成了雕刻极为繁杂精美的紫檀木床榻、太师椅和八仙桌,地板上还铺设了极为华丽名贵的兽皮和地毯。
幸亏在床榻的右两侧的靠墙位置摆放了两个兵器架,上面插着很多根本叫不出名字的武器,看上去杀气腾腾,否则英国人一定以为自己是上了一条游艇。
再接着就是等待船员的到来,英国人又等了好几个月。
跟满清这边的战船配置不同的是,按照同时期欧洲风帆战列舰的要求,一艘三级风帆战列舰的额定船员人数是490人,一艘二级战列舰的额定船员是750人。当然,这些船员并不是所有人同时都在船上工作,而是要分成两班。
满清订购了五条二级战列舰和一条三级战列舰,光是水手就需要配置4240多人,而且船上配备了近百门大炮,所以每条船的船长都至少是副将一级才行。
由于每条船都是一座移动的火炮堡垒,属于军国重器,因此乾隆特意安排了满八旗将领担任各船的船长、大副、和枪炮长职位,光是从八旗中遴选这些人就花了不少时间,因为待遇好,职责重,朝堂上各方势力为了这些位置恨不得打破了头。
在确定将领人选的同时,乾隆又传谕从广东、福建和浙江各地水营挑选精壮水勇,组成了一支八千人的水师部队,由东印度公司派来的英国人进行训练。
为了能在训练时方便交流,两广总督衙门又通过十三行招募了一批翻译。
好不容易熬过了大半年,等英国人觉得终于能开始训练的时候,让他们无法理解的事又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