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乾隆四十八年 > 第二百八十五章 刘铮的十三行杂记(一)

第二百八十五章 刘铮的十三行杂记(一)(4 / 6)

白熊行的右边是高公行--也就是法国馆,左边是孖鹰行--也就是奥匈帝国商馆;再往左依次是丹麦馆和英国馆。

英国馆和荷兰馆门前有一条宽阔的长廊,一直伸向珠江,两列柱子支撑着长廊屋顶,山墙上刻着一个大两国徽记和用拉丁文写的格言。刘铮后来从法国人嘴里得知,英国馆的墙上写的是“为了国王和英国政府的利益”,荷兰公馆上写的是“我支持”。

白熊馆和法国馆之间隔着一条街叫同文街,在同文街北面尽头处矗立着一座很庞大的中式院落,这里就是“公所”,也被称为“洋行会馆”。公所是十三行行商的公产,平时靠行商拨款来维持。任何与外国贸易有关的事都需要通过公所,例如订立新规、重申旧规、修改税则时,都要请各国商馆的负责人来这里与行商商议。

刘铮平时闲着没事的时候经常会到公所转一圈。与其他国家商人不同的是,他会要壶茶,在露天的庭院里坐上一个小时;美其名曰是了解当地情况,其实就是为了探听消息。

宅院里有很多套用来待客和谈事的小院,有露天的庭院。公所由十三行总商责管理,而眼下的总商就是万和行蔡家。

来到广州城唯一让刘铮觉得万分遗憾的就是,见不到女人。别说商馆区了,连公所里都见不到一个女佣人。不过这对他也不算啥,反正五姑娘早就陪伴了他多年。

白熊馆是万和行蔡家的私产,算是租借给北海镇使用。依照法律,商人不得携带枪械、火药和兵器入内。不过这条对北海镇形容虚设,因为蔡家在查看了刘铮等人的行礼后,根本认不出被拆成零件状的手枪是武器;至于子弹,都被刘铮等人放在了个人的小铁罐里,而蔡家的人也根本不觉得那里能装武器。

刘铮不知道的是,在另一个时空里,十三行各国商馆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时,都被英国人的炮火夷为平地;当然从那以后领事馆就代替了十三行。

因为有新面孔的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