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乾隆四十八年 > 第一百四十一章 满清难进

第一百四十一章 满清难进(4 / 7)

,随后就被“突然到访”的赵新等人“拍死”在了沙滩上。

纵观整个清代历史,东南沿海的大型海盗集团除了早期的郑氏集团以外,最大的三股就是嘉庆初期的福建蔡牵、朱濆一伙、广东的张保仔、以及以郑一嫂石氏为首的旗帮海盗,其他的都不成气候。

看完审讯记录后,赵新决定还是不能放了徐大用一伙人。一是不能走漏雷神号的消息,二是这帮家伙也算是壮劳力,带回北海镇跟清兵俘虏一起劳动改造正好。

于是,徐大用仅剩的那条装着七千多斤渔获的沙船,就成了赵新的战利品。

清代的沙船载货量不小,大的可以载重一百二十吨,小的也有六十吨(“大者载官斛三千石,小者一千五六百石。)虽说沙船的航速较慢,不过在加装了披水板、梗水木和太平篮后,航行的平稳性非常突出,可以抗击大型风浪。

而关于沙船的名字,历来说法不一。《天工开物》上说,北洋海面多浅滩,其中夹沟纵横,而沙船可以自由往其中,因而得名。

根据沈敬丹的介绍,赵新得知每年从吴淞口进入黄浦江停泊卸货的沙船数量竟高达三千多艘,沙船的年货运量几乎占了整个苏松地区货运吞吐量的一半左右。

赵新和刘胜几个商议了一下,便决定将一部分渔获搬进船上厨房的冷库,剩余的大部分都要送给沈敬丹和老黄两人。

沈敬丹哭笑不得,他和老黄两人又不是鱼贩子,要这么多黄鱼有什么用。而且这船是徐大用租来的,一旦进入吴淞口,肯定会被人认出来。不光船上的渔获说不清来历,还会惹一身麻烦。赵新一听也就算了,只能把这条沙船带回去了。

于是徐大用等一群俘虏自第二天一早,就开始了悲催的苦力生活;每天在雷神号的甲板上将黄鱼开膛去脏,清洗干净进行腌制,再平铺到货仓盖上反复晾晒。而雷神号上以赵新为首的一帮吃货则开始大快朵颐,厨房里开始天天做鱼,煎炒烹炸蒸煮换着花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