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的?
不杀鸡儆猴,不保证足够的军饷、军备和后勤,人家怎么可能买账?
换了杨辰自己来。
恐怕手段更加激烈也说不定。
“老头,你这般大的动作,李家一倒,军粮供给怕是要混乱一阵子啦!”
“须知,无粮不稳哦!”
简单的几个菜端上来了。
一个素炒青菜,一盘子凉拌罗卜丝儿,醋味很重。
一个蛋花汤,还有一大碗红烧羊肉。
然后就是一大簸箕白面窝窝头。
杨辰可不客气,抓起窝窝头,夹菜喝汤,埋头猛吃。
寇老蔫儿慢悠悠地自斟自饮,偶尔夹一口酸溜溜的萝卜丝佐酒。
韩忠还在外面忙活,今夜都未必赶得回来。
俩渔夫大哥吃饭有些拘谨,可没杨辰放得开。
“哎哎哎,忠贞,不二,你俩得学学这小子,那不要脸的劲儿。”
老头悠然念叨着。
“军中吃饭,讲究个啥?”
“哎呀呀,年轻真好哇。想当年,老夫二十郎当岁,一顿能吃掉一头羊!”
“可家里穷呀,一年都喝不上一晚羊汤!”
杨辰吞咽了一口肉,含糊地问道。
“哎哎,不对呀老头,你们寇家,不是西路大户么?”
寇老头摇摇头。
“那是主家。老夫当年,不过是旁支的放羊娃。”
“咱爹娘死的早,跟大哥一家过日子呢!”
“嫂子虽贤,能抠出些粮食送我去族学读书就了不得喽。日常吃喝,有上顿没下顿!”
古代农民,有几个能送的起子弟读书的?
想勉强吃饱,那就面朝黄土背朝天,干活儿吧!
打算读书谋个出路,家里的日子拮据到何种程度,可想而知。
看来,还真是长嫂当母了。
确实了不起。
竟然供出了一位两朝大学士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