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开局一个明末位面 > 第四百四十七章陛下,此僚与蓝田交好啊

第四百四十七章陛下,此僚与蓝田交好啊(3 / 7)

听了这话微微皱眉道:“那百姓生死便不顾了吗?”

杨嗣昌听了这话道:“刘公做事当做取舍,百姓轻而君王重,先保住京城,只要陛下无碍,丢失再多的百姓咱们也能东山再起,而且我想百姓也能理解我今日之言。”

“咳咳咳……”

刘宇亮的身体并不好,听了杨嗣昌的话不知如何反驳便轻咳几声,刘宇亮是个读书人,清流,所以这种场合别管他心里咋想的,肯定要为百姓着想一下,这叫政治正确。

也许他是真的忧国忧民,也许他只是想要表明一下他的态度,最起码在历史上重现这一段的时候,会有人说,内阁首辅刘宇亮当时给老百姓说过话,他是好人。

杨嗣昌则是实际的多,而且他说的提调周围官兵进京拱卫京城,这确实不能算是个馊主意,这个时候弃小保大不能说是错误的决定,那什么是小的,老百姓就是小的。

放弃京城周边的老百姓,守护京城未必不是个好办法,甚至他要是再毒一点,搞一个竖壁清野,那对鞑子未尝不是一个很好的拖延。

可惜这就苦了老百姓了,不过在大明的官员看来,老百姓的命还算命吗?

崇祯听了杨嗣昌的提议,犹豫了一下,他也觉得这样有点对不起周遭百姓,不过最后还是点头同意,毕竟社稷为重,至于百姓,算了吧,当权者要适当的做出取舍。

这时杨嗣昌说出了第二个方案:“第二,陛下应该立刻下旨让各地总兵进京勤王,尤其是辽东的前锋总兵官祖大寿,他们麾下的关宁铁骑还是有一战之力的,用他们可以牵扯鞑子的主力,而且辽东离京城不远,全力救援,几日夜便可到,到时定可解京城之危。”

崇祯听了这话点点头道:“不错,祖大寿能战之将也,王承恩立刻下旨,招祖大寿速来京城救驾。”

“另外山东刘泽清,山西倪宠,祖宽,罗岱,熊文灿,左良玉速来,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