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卿等如何看?”
徐辉祖咬牙切齿:“陈祖义!皇上,水师在南洋调查多年,在东南追索多年,一直都没有找到陈祖义的踪迹,不成想他一直都藏匿在中山国。按朝廷文书,凡藏匿陈祖义海贼团之人,是为大明之敌人,凡藏匿陈祖义海贼团之国,是为大明之敌国!”
“对待敌人,唯有刀兵!对待敌国,唯有战争!臣恳请皇上,念及阳江战死的军士,念及被掠走多年的阳江造船厂匠人,命水师转向,先灭中山国,再图谋小琉球岛!”
铁铉看着汪应祖的国书,脸色变得凝重起来。
按理说,琉球三国的事应该由他们自己解决,谁愿意吞并谁,谁想要灭了谁,那都是他们自己的命,大明不方便直接介入。
可现在情况不一样了,陈祖义的出现已经让事情变得失控。
中山国就那点地盘,人口还不如北直隶一个大的县多,他们拿什么财力、匠力去制造大船?再说了,你们都用小木船用了不知多少年了,突然改用大船,这不合适啊。
如果说背后没有一批高明的船匠,这是说不通的。恰巧,大明的一批船匠被掠走了,不管是不是真的,这件事必须由大明水师亲自去调查,派遣官员找武宁对话,那是没任何作用的。
可如果发兵攻打中山国,这件事所造成的影响恐怕很大,南洋诸国会不会认为这是大明新一轮的扩张与占领,他们会不会过于担忧大明,继而从服帖转为畏惧,畏惧到了极限,就是战争。
南洋不能乱,那里山多林多,环境潮湿,乱起来可不好平乱,到时候远航贸易不好整,再出现一批又一批的海贼,就麻烦了。
铁铉忧虑朝廷攻取中山国的影响,慎重地说:“皇上,臣知陈祖义极有可能藏匿在中山国,水师必群情激奋,意欲讨伐之。然虑思长远,朝廷是否可以只取陈祖义而不取中山国,以避免南洋震动。”
朱允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