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重生大明万岁爷 > 第八百四十一章 国子监,隐秘学问

第八百四十一章 国子监,隐秘学问(4 / 6)

朱允炆不止一次来匠学院,讲述相应的理论与基本的架构。

蒸汽机项目的研究带动了工业萌芽,初级的工业器具开始出现,并形成了规范制作的标准。胡元澄改进的钢材,为蒸汽机制作打下了坚实的材料基础,金属管道、金属垫圈、金属阀门,大明匠人纯手工一点点制造了出来。

至于其他的锅炉、汽缸、水箱、放水管、进水阀、进气阀、控制阀、水箱等等,这些对于大明匠人来说,并没有真正的技术难度。

可饶是如此,这第一台蒸汽机的研制,从理论摸索,到工具制造,器具制造,再到组装定型,依旧用长达六个月的时间。

现在,这一个近丈高的蒸汽机终于组装完成。

公输巧、陶增光、赵源、武原四人,代表四方签下了检验文书,将文书交给门口的安全局护卫,安全局第一时间便将文书送向宫中。

朱允炆正在与解缙、郁新、夏元吉商议财政、民生问题。

夏元吉坦言:“就目前来看,户部支撑西北作战七个月没有问题,可若超出七个月,尤其是入冬以后,向西北的运粮将会困难重重,一旦大雪封路,将很难维持稳定的补给。”

朱允炆看着河西走廊方向,道:“汉朝时期,河西走廊可是沃土千里,农业兴盛,为汉朝控制西域,屡屡出征提供了足够的军需。可到我朝,河西走廊却已是荒废,农业缩减严重,多是草木,实在是令人惋惜。”

解缙、郁新苦笑。

中原失去河西走廊太久了,可以说自唐代安史之乱后,除了张议潮短暂收回河西走廊之后,几百年的时间里,中原王朝都失去了河西走廊。

宋?

它的繁华与文风,吹到了河西,却没有将河西收回。

元朝时期,那些游牧民族都想要将农田拿去放牧,怎么可能会让河西走廊扩大农业生产,直接当马场用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