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论文中,多次见到了铝这种元素。
超导铝在量子计算中应用比较广泛,包括量子计算的无源叉指电容、传输线、约瑟夫森结等等。
在深度学习状态下,徐佑又联想到铝原子簇的分子结构与物理性质,以及超导体中的库珀对结构,进而将这些结合到一起,推测出多原子铝原子簇结构,很可能具备特殊超导性质的这一推论。
而现在,徐佑站在了更高的高度上,视野也变得更加的开阔了。
“不,不只是铝元素,其他的金属元素,也应该是有这种性质的!”
想到这,徐佑进入到深度学习状态,将大脑思维速度提到最高。
通过对一些常见金属元素的性质分析,徐佑筛选出了几种,有可能制备出大型原子簇结构的金属元素。
比如说:银、铜、铁等等。
这些由大型原子簇构成的金属材料,和铝一样,在材料内部也会存在库珀对。
在碰到材料内部的缺陷时, 也一样会激活材料的超导能力。
徐佑没有急着下定结论,而是在纸上,画着各种结构图,并进行着各种精密的计算。
虽然实验结果,可以验证理论是否正确。
但在这之前,徐佑必须要先构建出一个初步的理论,确保这些推测的可能性。
在实验结束过后,再根据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进行理论的完善和修订。
在这样的状态下,徐佑所有的数学、物理、化学知识,并没有任何的界限,而是完美的融合到了一起。
其实这些学科,本来就是没有明确的界限的。
就像那天陆知瑶所说,一切科学都源自于哲学。
所有的学科分类,只是人为的界定而已。
在用掉不知多少篇草稿纸之后。
徐佑终于将思路彻底理清。
“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