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下的大名和藩主们,商讨京都的防务问题,但所有人都悲观的以为,京都不能守,只能退。
播磨国福本藩一万石初代藩主池田政直道:“今天一战后,明寇兵马已然不多,我们现在需要时间,再集合更多的兵马,再来一次野战,明寇必然要死惨殆尽。”
此言马上得到大伙的一致认同。
他们几次与明寇血战,不停的消耗,明寇兵马越打越少,他们也越来越看到希望。
但现在他们才五万人,还是觉的不够,不敢再打。
就算要打,也要重新找个平原,恢复下元气,再来打过。
“为什么不坚守,明寇没有攻城工具,我们还有火炮和火铳。”有人提出异议。
阿部重次道:“城中粮食不多,明寇只要围而不攻,最后都要活活饿死。”
“除非大将军那边,再能组织十万兵马来救咱们。”
众人皆苦笑,这次幕府和大名的主力基本被打残了,再想组织十万精锐何等之难。
这十一万人,可是用了幕府近一年时间才组织完成。
最后经过近两个时辰的商讨,他们决定撤退。
而且不管京都的勋贵和皇族们,除了少数重要人物外,不管其他百姓,关键是保住大部分兵力,争取在江户之外,再集中一次全国兵马,与明寇决战。
他们计划分两路走。
一路从清水寺往东,到滋贺县,然后乘船,由日本最大的湖泊‘琵琶湖’往南逃,这路主要是各大名和少量京都重要勋贵。
第二路是四万八千兵马,从北部翻山越岭,经京都东山,往三千院(寺院),再往东到蔓陀罗山,也能到‘琵琶湖’西岸。
第一条路是比较好走的,还有船可以坐。
第二条路全是山路,而且需要一千兵马在东山阻击追兵,等于都是送死的。
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