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和望远镜制造技术的奠基性著作,对后世有重要影响,这本书也是丁毅部下造望镜的教学书。
但可惜他写了这么多著作,崇祯每次看完都下发全国各地学习,却几乎无人感兴趣。
一直到崇祯九年(1636年),崇祯终于下诏让汤若望负责监造大炮,用于辽东战场,抵御建奴。
汤若望是天主教徒,并不喜欢打仗,但皇帝下令,他也无可奈何,于是指导工匠开始铸造大炮,可这家伙造的有点慢啊,一直造了两年,到今年才造了二十门。
他造的慢是有原因,因为这家伙太喜欢写书了。
在铸炮期间,汤若望口述有关大炮冶铸、制造、保管、运输、演放以及火药配制、炮弹制造等原理和技术,由焦最整理成《火攻挈要》二卷和《火攻秘要》一卷,为当时介绍西洋火枪技术的权威著作。
杨嗣昌正是看到汤若望终于造成二十门火炮,而且看起来挺厉害的,所以奏请再造。
崇祯看过之后,连他也觉的现在可以狂造了。
于是崇祯便“嘉其坚利,诏再铸五百位”。
他这心也是真大,汤若望两年才造二十门红夷大炮,这再铸造五百门要到何年何月?
但就这时,朝中有人反对,正是工部尚书刘遵宪。
刘遵宪为人清端,又受知崇祯,这会在崇祯心中也挺高的,明末崇祯的六部尚书换来换去,刘遵宪是少有全身而退的尚书之一。
他就直说汤若望造炮太慢,两年才造二十门,又说火器不行,且有危险,还得看用的人,不如练好精兵。
崇祯不听,还是让汤若望造炮,只是由五百位,降为一百位。
看来或多或少,也受到刘遵宪的影响。
汤若望继续造炮,不料到六月发生了一件大事。
崇祯十一年(1638)六月初二日,都城十余里内,觉地轴摇撼不已,若地震。不久,轰雷一声起天半,屋瓦碎裂,梁尘飞扬,西北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