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就半天功夫,这打听也没有地方打听去。
金依仁斟酌着回道:“奴才不知,是奴才马虎,只顾着秀女问诊这里。”
康熙没有再问秀女,而是道:“通州的织场如何了?”
他得了消息,晓得十二阿哥带高衍中过去通州后,金依仁也带了子侄过去,并且举荐他儿子委署主事,九阿哥也准了。
这落在康熙眼中,就不大舒坦。
想着金依仁还真是习惯了在杭州做“土皇帝”,到了内务府也敛权的厉害。
九阿哥给了他庶务还不知足,连带着外头的产业也要插手。
金依仁哪里想到事情两岔了,他还以为皇上跟九阿哥一样,都不放心那些外行。
他就胸有成竹道:“皇上放心,虽说之前的管理有些不足,织染人手分配比例也不太多,可问题都不大,已经调整好了。”
康熙赞道:“爱卿不愧是织造上的老人,九阿哥折腾了三年,还不成样子,还要爱卿帮着把关才功成。”
金依仁忙谦逊道:“奴才不过是拾遗补缺,功劳还是九爷的,曹织造也多有辛苦。”
康熙道:“都有功劳,朕心里有数……”
从御前下来,金依仁身上都轻了几分。
内务府管着皇宫,每日里的大事小情何止三、五件。
或许,以后他陛见的机会,比想象中的更多……
*
乾清宫里,康熙正在见赵昌。
赵昌风尘仆仆的,才从关外回来。
上个月他奉命出关,去打牲乌拉衙门调查近些年入关人参的数量。
除了记载的人参,还有些私下园参,则是根据人参田估算,取中间数。
一年下来,要七千多斤人参。
可是收了关税的只有一半,入宫的只有一千二百斤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