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不出来,只是满脸严肃、愤慨的看到最后而已。
“阿弥陀佛……天道无情、众生皆苦,红尘六欲、我甘沉浮!朱平安一个‘诛’一个‘杀’一个‘灭’,又扬言推寺庙、砸金身,如此凶残,可见已经深阿鼻恶魔道难以自拔了,为免加深此魔业障,也为避免我等寺庙僧众和信徒遭遇不测,贫僧建议所有寺庙一律不欢迎朱平安入内。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阿弥陀佛,此等恶名便由贫僧一人承担吧。”
高僧文殊大师讼了一个佛号,一脸宝象的说道,言语间一派与世无争的祥和。
“善哉,善哉…..文殊大师此举与释尊以身饲鹰相提并论。”白云寺的方丈大师赞道。
白云寺的方丈对文殊大师的行为高度赞赏,朱平安的这一篇文章在短短数日,已经显露了对佛教的不良影响,短短数日,对面的道观香火就鼎盛了三成之多,多了不少信徒。
虽然,现在对白云寺的影响还不明显,但是方丈目光看的长远,现在这篇文章只是传播了数日,局限于京城而已,若是这篇文章传播广了久了,那对整个佛教的影响可就大了。
如果放任不管的话,恐怕结果会更糟,信徒流失,甚至可能都会影响到佛运。
这种热血扇动式的文章,最是能误导没有多少分辨能力的芸芸大众了。
至于这么做有什么后果?
听说朱平安是一个读书人,又是个六品小官,肯定有诸多顾忌,不会像市井泼皮那样动手动脚。
最多发个檄文,或者气势汹汹的来争辩吧。
不过若是能引起朱平安前来辩论佛道,那是最好不过了。
若论辩论,佛教还没有怕过谁呢。佛教重视崇尚争辩,很多佛教的奥义就是通过互相辩论才领会的。绵延千年的佛道之争,在前朝不是以道教彻底落败而告终的吗。道教厌元朝宪宗八年和至元十八年的两次辩论中败北,使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