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当然这本书上破案典故百分之三十以上的都有用刑的情节,或轻或重,但是破案的技巧还是非常多的。在这本书中,朱平安受到了很大的启,对于古代的破案方法有了初步的了解。
其中这本书中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典故,说的是有一个知县掌握了唇语,靠着唇语破解了很多的复杂案例。
好奇之下,朱平安将手中的这本书放回原处,试着按照洪武正韵去查了下关于唇语方面的卷册,然后还真被他找到了一册书,这册书归类到了技艺方面。
“唇语者,以目代耳,以看代听,春秋时魏人耳艾善之......”
这册书将唇语介绍了下,而且几乎还将和唇语有关的资料都汇总到了书册中,在其中朱平安翻阅到了一个很成熟的关于唇语教学的资料。《永乐大典》就是这样,它并没有编写什么,而是把各种典籍中有关此事的记载,甚至整本书都抄下来,点明出自何书何卷何人,可以用“述而不作”来形容。
这处唇语教学的资料是出自一本叫《伶人传》的典籍,唇语是说书人为了吸引观众的一种表演,这种唇语技巧是来自春秋时魏国一个叫耳艾的人,经过了数百年演化总结而来的一个唇语教学资料。
这本唇语教学很详细,主要是通过对方面部和嘴唇的移动来破解语言。
这本书讲解的很详细,所处场合、周围噪声大小、当事人的语言习惯、方言、光线、距离等等都是唇语的影响要素,书中也针对此做了不同的应对。在这本书中还列举了最善于学习唇语的一类人:沉毅、好读、寡言者最善。
貌似自己很适合呢,朱平安勾了勾唇角,那为什么不学呢,艺多不压身,而且唇语似乎真的很有用呢,光听着就很高大上的感觉。
得益于自己差不多过目不忘的记忆能力,朱平安很快就将这卷唇语翻阅完,将书放回原处,在脑海里对唇语的教学进行总结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