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以风力推动的方式,使整个热气球具备前进动力系统。
而至于转弯系统,武植则是参考了后世飞机的尾翼。
通过拉动机关,来改变尾翼角度,继而让整个热气球完成角度的转变。
而这只热气球的升降系统,则是通过球体正下方的燃料台调节的。
随着燃料台上的火苗越调越小,热气球向上的动力,也就越来越弱。
直至燃料熄灭的时候,热气球由于没有了气体上升的动力,便回到了地面上。
当然,这些仅仅只是理论方面可行的,而至于具体的实施方面,则要落到刘老三以及李诫的身上。
而这俩也都是牛人,往往只要武植先给他们开一个头,随后将大致的方向给出来。
那他们便能立刻给出几套,甚至是十几套可执行的方案出来,以供武植选择。
所以,当第一个制造日过去之后,那十名鞠球工匠们,便已经将热气球球体的拼接流程,摸索的清清楚楚了。
而接下来需要做的,便是整个球体的拼接工作。
距离最后的成品,也仅仅只是时间的问题。
而刘老三和李诫那边,也将整个吊篮的制造工艺与细节问题,全部敲定了。
只待次日,率领手下的建设制造军们,一起着手制造就可以了。
对于这样的制造进度,武植是相当满意了。
当日晚些时候,他便将整个技术团队,聚于聚义厅内,大摆宴席。
一者,是为了犒劳一下这些工匠们。
其二,也算为那十个新加入水泊梁山的工匠们,以及李诫接风洗尘了。
在那些工匠加入梁山之前,他们最最期望的,就是每天都能吃饱。
而至于吃什么,他们则是全然不考虑的。
非是他们在吃这方面,没有什么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