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地和一幢还算勉强的厂房结构。
拿下这个地方后,郭涛购买了些二手设备,又通过老关系聘请了刚刚退休的几个老技工又找了几个当地的工人。
就这样,一家名为“海涛五金厂”的乡镇企业就这么诞生了,郭涛是这家厂的法人和厂长,整个厂子包括郭涛在内一开始仅有9人,除一个财务外,郭涛自己不仅要担任厂长,还要担任工程师、技术员、出纳、采购和销售等各个岗位工作。
这家厂子规模很小,却寄托了郭涛对未来的希望,他相信靠着自己的努力这家厂子一定会慢慢壮大起来的。
对于丈夫的这个决定,杜文婷是支持的,她毅然拿出了家里的所有积蓄给丈夫,投入到了厂子的建设中。
经过一年的努力,郭涛的厂子情况还算不错,不仅生存了下来,还赚了点钱。
不过赚到的钱郭涛没有拿来消费,而是全部又投入到了厂子里,再加上向信用社贷了一笔款,今年五月的时候郭涛的厂子增添了新设备,全厂职工也从最初的9人上升到了如今的22人。
当年宋援朝和郭涛的那些话他依旧清晰的记得,宋援朝说的这些在郭涛建厂以来给予了他很大的帮助。再加上郭涛原本就有能力也有技术,按照自己的思路设计了几款新产品,很快就在市场上立足了。
“我先出去一下,问问资料的事。”和妻子说了会儿闲话,郭涛起身道。
“早点回来!”杜文婷叮嘱。
“事办完我就回来。”郭涛笑着说了这么一句,穿上外套就离开了家。
骑着自行车,郭涛花了半小时到了一家街道印刷厂,找到了印刷厂的厂长老赵。
“郭总,你怎么来了?”
“过来看看,资料印刷的怎么样了?什么时候可以好?”郭涛递了一支烟给老赵,老赵谢过后顺手夹在耳朵上。
“差不多了,本来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