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性的话,说不定宋援朝还不会动这个脑筋,可现在宋援朝反而有了些想法。
仔细询问了一些问题,宋援朝装着没有阅历的新人顺便借用这个方式确定了关于一分厂的许多情况包括职权的划分等等。
这些在江大海和顾平看来无非就是宋援朝对自己信心的不足,又或者作为大学生的那种理论上的思维习惯。他们怎么都没想到,其实宋援朝这样做的深意,借着他们巴不得让宋援朝去接一分厂的用意,宋援朝利用他们两人的迫切先把自己的职权全部确定下来,包括一分厂的独立性问题等等。
一个多小时后,宋援朝也没什么可问的了,既然这样这件事也就这么定下来了。
江大海和顾平趁热打铁,说明天上午九点整在会议室开会,直接宣布这件事。对此宋援朝没有异议,当即笑呵呵地点头答应。
回家的路上宋援朝的脑海中依旧还在想着一分厂的事,考虑着接手一分厂后如何打开局面。
在南都总厂,宋援朝是没什么机会,可在一分厂却不同,尤其是作为自负盈亏的一家分厂。
宁为鸡头不为牛尾,这个机会如果把握好了,说不定能有些作为,可宋援朝也知道在国企要有作为不是那么容易的,尤其是国企里的规矩和僵硬的制度给予改革者的局限性很强,如果按照按部就班地改革,宋援朝必然会遇到诸多矛盾和问题,甚至还会引来很多麻烦。
把一分厂丢给宋援朝是因为现在的一分厂是堆臭狗屎,同样的道理一分厂维持现在的独立性也是这个原因。
改革要想立竿见影很难,这一个长期的过程,宋援朝也不可能有这么多的时间。
宋援朝明年正式毕业,林道远给他的时间充其量也就是到毕业前的短短一年而已。这一年里宋援朝要有所作为不是那么容易的,饶是宋援朝心里有许多想法,也不可能在这么短时间内实现。
心里想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