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的人,要么是朝中勋贵子弟,要么是军部推荐,也有贫民。
但贫民想加入书院,无不是真正的天才人物。
和这些人结交,对于李珲圆未来登基铺路,有莫大助益。
最主要的还是可以见到夫子,一旦获得夫子的认可,那这波就算是稳了。
当初唐王和亲王李沛言之间,上任唐王选中的本是李沛言,就因为夫子一句话,李仲易就成为了新任唐王,可见夫子的态度何其重要。
不过饶是李渔心机深沉,奈何她那弟弟就说过猪队友。
真进入书院,估计不知道会得罪多少人。
至于讨夫子喜欢,更是痴心妄想,不被夫子拍死,就算他命大。
可惜一直精明的李渔,一遇到弟弟李珲圆的事,就会犯傻。
无论李珲圆多混账,在李渔的眼中,李珲圆都是个好孩子,对李珲圆有着谜一样的信心。
只能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也好。”
李仲易没有拒绝,反而觉得这个提议不错。
时间匆匆。
转眼又过去大半个月,书院考试之日到来。
书院位于都城之南,乃是千年前夫子创立,历经千载风霜,培育人才无数,堪称唐国强盛之基石。
大山无名,陡然起于平原河流之间,直冲天穹。
书院无名,默然现于红尘浊世之间,屹立万世。
江帆走在人群中,往来的是各地学子。
大唐书院有教无类,并不会因为国家不同,就区别对待。
而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考入书院,就意味着出人头地,因此对于书院的名额都趋之若鹜。
待考的学生们来自不同的地方,大部分是书院教习们亲自在大唐各郡村塾挑选而出,剩下的则来自各部衙的推选,其中仅军部就推选了七十几名准考生,加上其他国家的学子慕名而来,以及一些有关系,或有钱的人购买名额,可谓鱼龙混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