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溪变河流,土包变山丘,天越来越高,地越来越深。
大秦的城池连带群山、沃野被整体迁移到这里,放眼望去,跟繁华的人间大邑也不遑多让。
而且愚民政策执行的足够彻底,刚刚改换门庭,立刻就有龙气生出,汇入整个第二层。
最高成的【周天星界】也在进一步演化。
在深邃的天境正中,太阴太阳之间,一大片亭台楼阁像幻影一样凭空挤了出来。
正北“阆风巅”,正西“玄圃台”,正东“昆仑墟”,正南“天墉城”,正中“金阙台”。
与分属五行的五官坛城一一对应。
被王远先后吞吃的四座【内景天地】残渣,也在外围凝结成四大片风格迥异的琼楼玉宇。
一圈圈霞光从琉璃房顶升起,轰然照透整个天界。
渊精之阙,光碧之堂,琼华之室,紫翠丹房,景烛日晖,朱霞九光,目不暇接,美轮美奂!
即使明显因为材料不够还并不完满,也已经有了三分:“天上白玉京,十二楼五城”的奇瑰姿态。
这十二楼五城并非虚有其表的样子货。
紧随其后的便是“仙人抚我顶结发授长生!”
【彼岸三界】愈发完善,携带着海量“知识”的天地灵机自然凭空而来。
如瀑如练,从内景天地的最顶端倾泻而下,瞬间洗练了整个内景天地。
身为小天地之主的王远身体一震,【阳神】骤然消散无形,天人合一。
却是在这个时候有了几分化身【彼岸三界】小天道的明悟。
以三界为躯干,日月为双目,五星为五脏,河流为血管,草木为毛发...
五脏应地,而承六气;六腑应天,而受五味;周身经络,阴脉、阳脉合“天、地、人”三才而为一。
恍然间一下子就把握住了“法天象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