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新顺1730 > 终章 九三年(廿一)

终章 九三年(廿一)(3 / 6)

二来嘛,废漕运的地区,以及黄河改道之后遗留的问题,着实有点多。

今儿起义、明儿反叛、后儿无生老母的,这也不太行。

是以说,修一条和京汉并行的、贴近原本运河河道的铁路,是很有必要的。

当然,修铁路,得花钱。

而这钱,钱袋子们则根本反对出。

理由肯定是五花八门。

经济账,和政治账,肯定不是一回事。

而这里面,又牵扯多了去的利益。

比如说,搞海运的利益:你修了铁路,海运岂不是受影响?

但是,基本上,反对的时候,肯定不会说自己利益受损,而是一定要反着说。

当然,反着说也肯定对。

那就是,从废漕运到现在,一直走海运。漕运已废,海运兴起几十年了,如今又有火轮船相助,这从京城到金陵的铁路,就算修通了,那不是毫无经济利益?几十才能收回成本?

若举债,给息几何?

若不举债,这是条经济上算起来肯定相对来说不合算的铁路。

既是用国库之银,那这些钱,修东西向的铁路不好吗?或者修从西京到开封的铁路不好吗?

哪怕说,不修铁路,用来迁民至扶桑,解几十万百姓之饥馑不好吗?

这只是海运集团一方面的阻挠,实际上,长江航运、京汉运输茶叶的、对于朝廷心怀不安的江南资本等等,反对的声音多了去了。

除了这些出于利益反对的。

李欗上台的另一大助力,是一群实学派中的激进派,或者叫理性主义派。他们是真准备“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

这一部分人的力量,还相当不小。

他们觉得,之前往松辽、蒙古、西北地区修铁路,这都能理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