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是账目十年才公开一次、十七人董事会大权独揽、各省商会之间的分歧在统一的利益面前可以暂时搁置。
这些基础,决定了大顺可以拿到公司的控制权。
只要,大顺这边承诺,每年至少8%的年息分红、甚至10%。但前提是大顺要对董事会绝对控制,荷兰的金融资本是可以答应的。
10%的年息,在荷兰真的已经挺高了。
大顺不缺资本,就说南洋这么大的摊子,其实二三千万两白银的股本,也就够了。二三千万两白银,大顺还用不着跑去荷兰借钱。
只不过,大顺没法吃独食,只能拉上荷兰人。
拉上荷兰人之后,这就是魔幻现实主义了:用荷兰人的钱,统治荷兰的前殖民地。
8%左右的年息,或者稍微高点,荷兰这边是没有问题的。
有问题的,是大顺这边。
刘钰怀疑,8%的年息,是否足以说服大顺的商人阶层?
前期来看,利润不会太高,经过估算,以及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原有市场规模、以及南洋驻军、土改、战争等花费。
至少在三五年之内,其实也就是12%、13%这样的水平。
而且既然要考虑日后要与荷兰、法国联手,废掉英国的制海权和《航海条例》,军舰也得造。
每年至少也得从利润中拨出一艘战列舰、两艘巡航舰的钱。
当然要说日后打赢了,完全控制了海上贸易的主动权,当然是不止12%这么低的回报率的。
问题是商人阶层最多也就看三五年,这都算远见了。说的天花烂坠,三五年之内见不到钱,他们多半会选择撤资。
现在话也不能说满了,今年与荷兰的谈判肯定是没戏的,怎么也得拖到明年。
现在注资,至少要到明年过年,才能拿到年息。其中还有一系列的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