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新顺1730 > 第四五八章 荷兰灾难年(二)

第四五八章 荷兰灾难年(二)(5 / 6)

兰人想过,大顺会来这么一招釜底抽薪。

任何一家有问题的大公司,没出大事之前,谁也不知道其内部的财务状况。

一旦出了这么大的事,之前隐藏的诸多问题,就会瞬间爆发出来。

此时的股票,和后世的股票还不一样。

投资者主要赚的,还是股息年金。公司之前是有承诺的,不想持股了,可以原价回收,公司或是自己留给董事、或是卖给别人。

只不过,之前几乎没人卖而已,而且股票在阿姆斯特丹股交所的售价,肯定是高于股本的。

与东印度公司关联密切的诸多公司,诸如海事保险业、香料和东方货物期货业、蔗糖期货、贷款银行等等……几乎也都是在8月12号下午,就爆发了严重的危机。

其实,刘钰选的这个时间点,不只是简单的釜底抽薪那么简单。

荷兰金融市场的崩溃,很简单。

更关键的,便是选的这个时间点,使得欧洲金融风波之后的大量空余资本,无处可去。

20年南海泡沫引发的系统性金融危机之前,英国各家股份制公司的股本,有两亿五千万英镑,折合八亿两白银。在这个年代,就实在有些太热了。

泡沫爆发后,英国认识到了国家监管的重要性,出台了《泡沫法案》。理论上,除非议会授权或者王家特许的公司,否则不能随意发行发行股票,以免搞击鼓传花和诈骗这一套。

但是,获得王家特许和议会授权,何其难?

加之南海泡沫爆炸之后,又爆了一波密西西比泡沫,炸的投资者哭爹喊娘。

而这,也就造成了一种微妙的心理影响:欧洲资本普遍认为,私人的股份制公司不靠谱,还是国家担保的债券靠谱。国债可能每年百分之四、百分之五,但稳定啊;密西西比公司的回报,号称是每年80%,这倒是够多,但敢买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