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新顺1730 > 第四三八章 巴达维亚新政(三)

第四三八章 巴达维亚新政(三)(3 / 6)

识到了民间资本的好处。

从最开始的以商控蒙,再到对日战争,再到虾夷开发、鲸海移民,靠朝廷出钱搞强制移民,朝廷根本出不起这个钱。

就像是西域移民。

因为交通不便、资本无利可图,只能是朝廷出钱移民。自从西域之战结束,皇帝对移民到底要花多少钱,实在是有了个非常肉痛的了解。

但几乎同样遥远、蛮荒的虾夷、鲸海,因为有利可图、海运交通相对方便、货能卖出去,虽然开始移民的时间比西域晚,但移民人口已经逐渐超过了这几年往西域的移民。

朝廷没花一分钱,使得虾夷、鲸海华人日多,这在皇帝看来都是实打实的好处。

此外,刘钰虽然一直很小心,不去触碰诸如纺织之类的可能对小农产生巨大冲击的产业,但是采矿、冶金、熔铸、玻璃等一些对小农基本没有冲击的产业,这几年也逐渐发展起来。

每年都给朝廷带来了不少税收,譬如玻璃等产业,变通一下英国经验:英国是对原材料征税、大顺这边是对成品玻璃、铁器等征税,而且大型作坊相对而言也不容易逃税,确确实实让朝廷看到了利益。

这些都需要大量的民间资本投入。

皇帝当然考虑过商人的威胁,所以他把刘钰的这一套方案,称之为“猪圈养猪”。

利用长江口的特殊地理位置,以及发展起来的海军、海运等优势,以长江口为中心,让资本对周边进行辐射。

投资者“圈”在松江府。

松江府外,朝廷还驻扎了一支野战部队。

海军舰队只要顺风,一旬之内就能从威海卫军港直接炮击松江府。

加之对日的贸易公司总部、尝试着收股票印花税等,都是在松江府先行的,那里经过将近二十年的发展,商业和投资氛围已经相当浓厚。

所以,皇帝希望变通一下《迁茂陵令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