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但不会影响大顺手工业的出货,而且还能增加了海运的利润。
英国能给俄国的,也就是钱。
大顺则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直接给俄国渔网。
至于欧洲谁称霸,那都无所谓。
欧洲不管谁称霸,必要养最强的陆军,欧陆霸主只能是陆权强国,没那么多精力和金钱再去造船。
只要毁了英国,大顺在欧洲的局面也就打开了。
合纵连横呗。
可要是英国发育起来了,那就麻烦了,人家蹲在岛上,肯定是使劲儿养海军,大顺在欧洲就会始终进不来。
这件事,短期之内,是为了在瑞典王储问题上,制造英俄龃龉;长期看,是让英俄贸易从互补变成竞争,彻底制造出不可调和的矛盾。
不过,伊丽莎白是不可能想那么远的,她听到的这些,都可以总结成一句话:大顺要与俄国合作,拿到波罗的海贸易圈的对华贸易利润。
说实在的,这些钱,放在大顺的宫廷,可能都是一大笔钱,更何况穷的叮当响的俄国。
而刘钰的这番话,更让伊丽莎白确定,大顺准备对荷兰动手了。
因为……南洋的香料、蔗糖,也是一笔巨额的收入,尤其是能够获得波罗的海贸易圈的市场之后。
这一切,似乎都变得极为合理起来。
一直在伊丽莎白心头的疑惑,仿佛在这一刻终于被解开了。
女皇心想,是的,中俄互不侵犯,意味着大顺将要南下。
而中瑞俄三国贸易公司,则是为了南下之后,将货物运来售卖。
否则,那些货物缺乏市场,无法售卖出去,占领南洋并无意义。
这一切,就都顺理成章了。
鼓励俄国西进的目的,刘钰也解释的很清楚了,让俄国获得波罗的海的霸权,控制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