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新顺1730 > 第二七七章 八字不合(上)

第二七七章 八字不合(上)(5 / 8)

年,翻来覆去,已经变了十余次了。”

“这几年糖价低,自是多余。待过几年,糖价又高,岂不是又要鼓励唐人移居于此?亦或日后不种糖,又换了别物……嘿,那爪哇人、巴厘人,都是些懒汉,如何做的活?”

虽然自认比荷兰人低一等,但高等华人的骄傲还是有的,最起码对巴厘人和爪哇人,相当歧视。对上媚而对下傲,却偏偏特喜欢拜傲上而不欺下的关公,也算是奇葩了。

可这话,也确实说到了关键处,巴达维亚这边的对华人移民的政策,确确实实是反反复复。百余年已经不知道变更了多少次了。

这一次原本会有一场大屠杀的,但被刘钰消弭于无形,这就使得这一次清查华人居留证,似乎只是对华人移民政策反反复复的一个寻常事件。

今天鼓励、明天反对;今天移民免税、明天华人加税。他们见的多了。

这些年以来,华人都已经习惯了。都觉得过不了几天,等着糖价又涨回来,又得鼓励华人来此干活。

连富光知道这个雷珍兰的言外之意,这不是说华人在巴达维亚的地位问题,而是在说一个很关键的法理事项——大顺的法律,是否适用于巴达维亚?如果日后巴达维亚华人又多了,又出事了,大顺有没有资格管?那些事可以管,哪些事不能管?

巴达维亚总督,来了又走、走了又来。

一拍脑袋一个政策,今儿招华人、明儿退华人。

可他们,却是在这里扎根的。

这件事必须要弄清楚。

华人的中上层社区,很封闭,有自己的法律体系,也有自己的评议会和法院。

这一次没有发生的大屠杀事件暂时稳住之后,荷兰方面要求华人在自己的社区,组建自己的华人评议会。

在华人这里,称之为公堂。

荷兰人很聪明,他们采取以华制华的政策,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