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新顺1730 > 第二零五章 回报率

第二零五章 回报率(4 / 5)

年鲸海周边和松花江的贸易发展,使得那边出现了一些大规模的牧场,尤其是东虏当年重要的产马地,穆棱河、完达山等地,都尝试着大规模养殖牛马。

海参崴已经有了巨大的牛马市,一条从海参崴到宁古塔地区的牛马贸易路已经铺垫了十年。

牛马不缺,价格也不贵,因为当地粮多缺银。

虾夷有很大的平原,而且一些地方有厚厚的火山灰,气候也好,整体上的土地质量,和荆襄等地的上等地差不多,肥力足够。关键是东边和西边,不是沼泽地,而是旱草地,开发起来很容易。

威海的一些作坊,也已经引进了西洋的割穗机、马拉的打谷机,在内地那些人均几亩地的地方用不到。但在虾夷这种地方,就有大用。

算上休耕、牧场、草场、牲口草料地等,加上新机械的引入,此时一户小农可以照料一百亩到一百五十亩地,当然不可能全都种植,而是包括休耕和牲口草场的,但一户五十亩的粮田在有大牲口和马拉机械的状态下还是可以的。

也不用学英国在爱尔兰搞得那种“穷人吃土豆、生产粮食往外卖”的制度,就算都吃麦子,照着百分之三十这种放在内地算是大善人的地租标准,移民过去一个人,最多三年时间,就能保证每年获得15石的麦、豆租子。

日本的麦子是贱食,便宜,大约六七钱银子一华石。豆子比大米略高,而且日本对大豆的需求量很大,大约是一两银子一石。

折算下来,从第三年开始,每人每年就能创造10两库平银左右的利润。而这期间的投入,一户人算四口,三年算上牛马牲口粮食布匹等,也就40两银子的股本。

而且伴随着粮食产量增加,当地畜牧业的发展,日后移民成本还会继续下降。

只算粮食,平均下来年回报率是30%,已经不算低了,比高利贷是不如,比囤地收租子也不如,但胜在可以吃足够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