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新顺1730 > 第十二章 结善缘

第十二章 结善缘(5 / 6)

湖广粤转移到了黄淮。

海运本身很好解决,蒙元时代就能走黑水洋的海运,这时候技术根本不是问题、资本和运作方式也不是问题,松江已经有了样板和雏形,照搬就是。

漕工问题,只在于朝廷想不想解决,而不在于能不能解决。无非就是钱,海运省出来的钱,怎么也够了。军队也不是白养的。

最容易被忽视的黄淮治水问题,这才是刘钰想说的。

他是等着天时的,他等的这个天时,是黄淮水灾,直接断掉了运河。

朝廷顺势而为,直接改了海运。

但是,没了运河优先的政治决策后的黄淮治理,朝廷并无计划。

前朝祖陵在那,治水的时候就出过问题,祖陵优先,运河其后,最后才是黄淮百姓。

大顺不用考虑祖陵被淹问题,如果废掉运河,是否能拿出一个解决黄淮下游年年水患的计划?

运河、洪泽湖、长江、淮河、黄河……几大水系在那片本该是中国富庶之地的地方肆虐、交叉,可谓是帝国的癌症,尤其是周边外患基本消亡的背景下,这个癌症发作起来,对刘钰将来的计划大为不利。

这个问题又要分成两部分。

其一,不考虑运河,能不能治理?

其二,若能,如何治?若不能,如何规划分洪?

此时朝廷全无计划,整个朝廷就像头毛驴,抽一鞭子往前走一步,就没有一个预先的计划。

既是这样,不如让谭甄上疏。

朝廷派一些有治水经验的技术官僚,去完整地考察一下黄淮刘钰,拿出一个适当的以备万一的方案。

按照刘钰的习惯,可以叫“黄淮治理委员会”,当然朝廷不可能这么叫。

唯有如此,才能更加坚定将来废运河之心,也可以做到一旦“天时”来临,就可以放手解决这件事。

不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