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新顺1730 > 第二八五章 黄淮患

第二八五章 黄淮患(3 / 6)

晚,越容易出大事。

朝廷,得拿出剜肉的决心,解决运河和黄河问题,如此才能永保太平。

他想做忠臣,正臣,为王朝的长治久安着想,做一些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

可反过来……谭甄也清楚,如果起义恰好在废漕改海的阶段爆发,或者废漕改海的短痛加速了当地的矛盾……

这责任,是不是这些废漕改海的人得担着?

自己这个身板,是否担得起?

思虑许久,谭甄还是留了一手。

在第一批运粮船起航之前,谭甄装作无意地又和陈青海谈起来淮上的事。

算是借题发挥,他确信陈青海会把这些事转传给刘钰。

刘钰和他虽然都是节度使,但两个人还不一样。刘钰是勋贵出镇,他是节度一方。

谭甄觉得,有些事,还是刘钰说更好一些。

毕竟这废漕改海的诸多利益,和刘钰息息相关。

得利的人不出来站台、抗事,谁来抗?反正是吃定了刘钰肯定支持,不如自己就打个前锋,引个头,再掀起一次漕运海运的廷议。

…………

运粮船抵达刘公岛后,军舰就不再护航了。

陈青海将谭甄的口信传给了刘钰,又将谭甄似乎“无意”的临行前的那番话复述一遍。

只听陈青海转述了那个“范丹和孔子”的故事后,刘钰知道,这淮北的事,可能积压太久了,从宋朝之后一直积压到了现在,已经形成了一种特色文化了。

元末淮上出过大事,明末这里也不安稳,造反常态化的结果,就是塑造出了这么一个“名正言顺”吃大户求生的正当理由。

倒是那些白莲教之类的宗教战斗力不太行,朝廷也抓的很紧,这一次禁绝天主教,对内部的罗教、白莲等也是严查了一番。

起义想要有战斗力,得有当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