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旁人。
朝廷给过他们很多机会,让他们跟在李世民、李孝恭等人的大风口下混富贵,他们都不愿意去,那穷也是该穷,光棍也是该光棍。
你不可能要求一群拿命搏富贵的人,跟一群什么也不做的人,享受同等的待遇。
那人家豁出命去,有什么意义?
李元吉在意的是掖庭宫里的那些女人。
她们像是战利品一样被掳到了宫里,好看的被挑走了,剩下的就只能在掖庭宫里等死。
时不时有人在漫长的等待中发了疯,然后被掖庭宫的管事杖毙。
从李元吉到大唐至今,掖庭宫内被杖毙的婢子已经超过了百数。
李元吉觉得,他们父子也用不到她们干什么,将她们生生的养在宫里逼疯、再杖毙,纯纯的是在害人。
所以有机会搭救她们一把,给她们找一个归宿,李元吉不介意伸一伸。
杨妙言眨巴着眼,盯着李元吉,有点看不懂李元吉。
李元吉有时候很冷酷,有时候又是一副悲天悯人的样子。
李元吉没有在意杨妙言的心思,在陪着杨妙言游了一番九龙潭山以后,就回到了住处,给李渊写起了奏疏。
奏疏的内容很简单,就是指责李渊将那么些女人圈在宫里,也用不到她们干什么,就是在拖慢大唐壮大的进程。
为此还提供了一些自己凭空想象的数据。
什么放良五千名宫里的婢子,就能官配五千个光棍,来年很有可能就会有两三千的丁口出来。
两三千丁口,对大唐而言,就意味着壮大了一分。
大唐会因此多两三千的战士,两三千的税收。
夸张虽然是夸张了一些,但都是大实话。
大唐之所以没有人上书向李渊提及此事,不是因为他们看不到,而是因为但凡是被纳入宫中的女子,都是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