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扼元 > 第四百四十四章 遗憾(下)

第四百四十四章 遗憾(下)(2 / 4)

方。

这时候,骑队在一处驿站馆舍歇脚,人喊马嘶,甚是热闹。

郭宁翻身下马,往驿站院落中去。一边走,他一边问道:“棣州和滨州的吏员呢?”

“正在处置……凡有劣迹的,尽数严惩。晋卿先生已在陆续调动人手,接掌各个职务。过程中如有不配合的,讨不了好去。”

原来大金的地方制度中,兼领一方军政的官员,地位最高就到诸京留守,诸府兵马总管,乃至各镇节度、各州刺史。再往上,则是统军使、都总管负责军务,转运使负责财政经济,按察使负责审查刑案,监察官员。

这三个路一级的官员,对下面的总管、节度,只能作相关条线的要求,而非直接的上司。至于郭宁所担任的宣抚使,也是一般。

真正属于宣抚使的职权,只有一个安集黎庶,其它军政方面的重大权责,都是因蒙古军入寇而临时授予的。

临时授予的权柄,朝廷可以随时收回,而各地节度使、防御使和刺史们的权力才长久不移。

所以出兵之前,移剌楚材就断言,郭宁控制山东以后,朝廷立即就会往山东各地派驻官员,以此来削弱郭宁对山东的控制。若不这么做,朝廷等若承认各地宣抚使为割据,那就立即要四分五裂,国将不国了。

大金究竟国还是不国,郭宁一点都不在乎。自己明明靠实力拿下了山东东路的地盘,却还要给朝廷留一个插手的口子,那实在有点遗憾。

不过,他既然还顶着宣抚使的名头,总不见得在这上头和朝廷硬杠到底。如果往登州的海船再翻几次,大家就要彻底撕破脸了,那徒然引发朝局变数,就算有胥鼎从中斡旋,也是划不来的。

郭宁举荐山东东路军政官员的奏章,这时候当然也快到中都了。皇帝就算再不舒坦,也得捏着鼻子同意其中的一部分。作为交换,被皇帝看中,而得授山东地方重任的亲信官员,也总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