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没问题。每个地方的茶厂多置些制茶师,互相监督,再实行问责制,严把质量关,每年保质保量地上交二十万斤茶是绝对没问题的。
多余的,可以储存起来,一来以备不时之需,减少风险;二来也可以熬年头以待升值。
要知道两年的黑茶和二十年的黑茶,价格相差二十倍都不止。而且最初人们对于黑茶的接受度不高,二十年后,许多人接受并喜欢上黑茶时,再拿这些陈年黑茶出来卖,获利可谓是非常丰厚。哪怕到时候黑茶的茶方别人都知晓,也制不出二十年前所产的黑茶来。
她之前没跟叶崇明交底,是知道叶崇明不是陈震的对手。如果他知道真实的情况,定然会被陈震击破心防,最后以他“自认为”十分合理的价钱签订合约。
而一旦以极底的价钱签下合约,叶家就十分被动了。这种被动不是一年两年,而是十几甚至几十年。
担心叶崇明知道实情后不当回事,叶鸿昌、叶鸿荣和叶嘉兴等人在管理上有所松懈,叶雅茗到这时仍然没对他说出实情。
她道:“不过各地茶厂得照着我的规矩来。我制定的规矩要严格执行,绝对不能更改。这一点,祖父您跟叔伯和堂哥他们说清楚。我也会跟子默和齐公子说一说,让他们敲打手下的管事。”
“好。”叶崇明无不答应。
“只要照着我制定的规矩来管理,黑茶的事您不用担心,我保证这方面绝对不会出问题的。”叶雅茗又道。
她虽不能说实情,但也不愿意看到叶崇明压力太大,影响了身体。
这时代医疗条件差,以至于“人生七十古来稀”。叶崇明今年六十二岁了,叶雅茗希望他保持现在的身体状况,活得长长久久的。
叶崇明听她这么说,果然放下心来。
“唉,你要是嫁在临安就好了,家里的事都能管着。等你出嫁后去了京城,我担心家里会出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