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桂只是稍稍叹了口气,也不再多言,只是将目光望向秦桧。
见了他的动作,后方的边军将领们也渐渐安静下来,跟着看向秦桧。
“秦相,陛下说要尽快发送回京,我等不如现在就回去写,日落前便发出如何?”
这话还是赵匡义说的,自从看了这封来自兵部的文书,他的嗓门一下子高了好几度。
秦桧神色不为所动,只是点点头道:“那是自然,陛下所令,怎敢怠慢?”
“稍后你我便各自回衙,尽快写好送出。”
没在他脸上看到“紧张”之类的神色,赵匡义稍稍有些失望。
不过随即他就反应过来,秦桧似乎也没必要紧张。
先前他写的军报上既无夸大之处,又无谎报欺瞒之行,写的都是实情,他又有何要紧张的?
这次朝廷送来的这封信,他左威卫固然赚了,但秦桧也没有一点损失。
唯一吃了点亏的,可能就是那些边军了。
想到这里,赵匡义心中陡然生出了几分颓意,但紧接着又消失的一干二净。
“秦相,还是一同去衙门里写吧。”他又补充道。
虽然知道他这是在防着自己与吴三桂串供,但秦桧也不点破,只是点点头:“好。”
说完就坐上了轿子,任由轿夫抬着向城中走去。
赵匡义、吴三桂等一干将领也紧随其后,起身跨上马,向县衙的位置赶去。
还在远处围观的大头兵们看见这边的情况也纷纷察觉到了不对,不是说要宣布封赏吗?
怎么都回去了?
人群中再次乱成一团,有人觉得肯定是金人又打过来了,有人说可能是朝廷派来的援兵又到了,让他们接应……说什么的都有。
但这样的情形在几个人来到之后很快就被打破了。
有几个左威卫的将领你跟着赵匡胤他们往县衙跑,而是特地赶回了这边,把陛下又要重新汇报的战事的消息